某同学用铁架台将长木板倾斜支在水平桌面上,组成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所提供的仪器有:长木板、物块、打

某同学用铁架台将长木板倾斜支在水平桌面上,组成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所提供的仪器有:长木板、物块、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学生电源、米尺、铁架台及导线、开关等.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其中s1=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b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
(2)如果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则纸带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a=
(s3+s4)−(s1+s2)
4T2
a=
(s3+s4)−(s1+s2)
4T2
(用字母表示),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2;(g=10m/s2
想飞的鱼鱼123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cnons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80% 举报

解题思路:(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据此求b点处的瞬时速度;
(2)在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定值,且有△x=aT2,据此利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02s×5=0.1s;
(1)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vb=
s1+s2
2T=[7.06+7.68/2×0.1]×10-2m/s≈0.74m/s;
(2)根据逐差法有:s3-s1=2a1T2,s4-s2=2a2T2
得 a1=
s3−s1
2T2,a2=
s4−s2
2T2
纸带加速度为 a=
a1+a2
2
联立得:a=
(s3+s4)−(s1+s2)
4T2=
(8.30+8.92)−(7.06+7.68)
4×0.12×10−2m/s2=0.62m/s2
故答案为:(1)0.74;(2)
(s3+s4)−(s1+s2)
4T2,0.62.

点评:
本题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考点点评: 对于纸带的处理,要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求解瞬时速度与加速度问题,为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减小误差,要应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1.66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