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______.
(3)将t3℃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_,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hjlbg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ldc2005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1)两条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
(2)依据溶解度曲线比较指定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同温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时溶液的变化.比较同温下两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量的多少,可依据两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值大小做判断.

(1)M点为t℃时B、C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说明在t℃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相等的.
故答:t℃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曲线B最高而曲线A最低,则此时B的溶解度最大,A的最小.
故选B>C>A;
(3)B、C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从t3℃降温到t1℃,B、C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由于此时C的溶解度差值最大,所以等质量的B、C饱和溶液析出C物质最多;在此温度范围内,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会使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也不会有晶体析出.
故选C,A,A.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考点点评: 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析出晶体,也可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这都取决于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8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