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某半球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列各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某半球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乙图中①点的经纬度______,①位于②的______方向.
(2)当太阳光照在地球上如乙图所示时,地球位于甲图所示公转轨道的
A.A处B.B处C.C处D.D处
(3)如乙图光照情况所示,这天过后,我市昼夜长短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夜晚越来越长,白天比夜晚长B.白天越来越长,白天比夜晚短
C.夜晚越来越短,白天比夜晚长D.夜晚越来越短,白天比夜晚短.
(4)北京时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此时地球运行在______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A之间.
就当不存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xiudoucaizi 幼苗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可知乙图表示南半球,为南纬,用S表示,①点的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即①点的经纬度为23.5°S,45°E;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及①(纬度23.5°S)、②(0°)两点的纬度,可判断,①位于②的西南方向.
(2)读图可知,当太阳光照在地球上如乙图所示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甲图所示公转轨道的A处;
(3)当太阳光照在地球上如乙图所示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北)移动,我市(位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白天越来越长,白天比夜晚短.
(4)读图甲可知,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位于图中B位置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位于图中C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位于图中D位置时,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6月13日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23.5°S,45°E;西南;(2)A;(3)B;(4)B.

点评:
本题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考点点评: 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难易适中.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