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是______.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月______日前后;此

读日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是______.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月______日前后;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点(近日或远日点)附近.
(2)此时E地的地方时是______时,昼长是______小时.
(3)图中D、E、F各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应为______.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角从大到小排序应为______.
boxie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atshmily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1)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冬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春、秋分直射在赤道上,夏至接近远日点(7月初),冬至接近近日点(1月初).
(2)昼长时间=日落-日出.
(3)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
(4)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1)从图中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23°26′N;夏至是在6月22日前后,接近远日点(7月初).
(2)据图可知:E点所在经线是150°W,由地球自转方向,AB线是由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D点是6点,所以D点所在经线是6点,因此E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点+4小时=10点,E点此时是在晨线上且是10点,也就是日出时间是10点,昼长=(12-日出)X2=4小时.
(3)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D、E、F纬度由低到高是D、F、E,所以自转线速度从高到低是D、F、E.
(4)该日是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A、B、C离北回归线的距离由近及远:C、A、B,所以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应为:C、A、B.
故答案为:
(1)23°26′N 6月22日 远日点
(2)10 4
(3)D、F、E
(4)C、A、B

点评:
本题考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的特征;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考点点评: 本题以“地球光照侧视图”为背景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掌握之后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1.23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