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孝‘的语录有那些啊?

fany2010 1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沙子719 幼苗

共回答了11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孙氏问我怎样做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侍奉他们,父母不在世后,要依礼节安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回答说:“做父母的就是担心子女的品行不好,所以,孝顺父母,就要涵养自己的德行,不要使父母担忧.”
子游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的人所谓孝顺,只是能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人也能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能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重孝道、事父母,要出于诚敬,而不止于物质上的奉养而已.
孔子告诉弟子:“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其年高长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因其日益衰老而担心.”
孔子还说:“侍奉父母,如果我们觉的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婉言相劝.如果父母不听,我们还是要尊敬父母.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并不怨恨.”
子夏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来享受,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这难道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最后孔子还有一个关于孝的经典对话
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1年前

4

gdkkffk 幼苗

共回答了9个问题 举报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行孝之道。孔子答复他说:「色难。」色,是颜...

1年前

2

酱油鸡 幼苗

共回答了3个问题 举报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把对孝的理解,拉回到拉最基本的层面,认为人只要不违背起码的礼制,就是孝顺。孟懿子请教过他之后,他又主动跟给他赶车的樊迟提起,并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从这段对话来看,孔子是个非常贴近生活,懂得很多朴素道理的人。

我甚至...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9 q. 0.15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