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物理题一块平直木板倾斜放置 板上的p点距上顶点A的距离比到下顶点B的距离近 已知从A到B摩擦因数逐渐减小 第一次

一道高考物理题
一块平直木板倾斜放置 板上的p点距上顶点A的距离比到下顶点B的距离近 已知从A到B摩擦因数逐渐减小 第一次让物块从A静止滑下 第二次把板倒过来 B作顶点 再次滑下 问 在P点的动能哪次大?答案是第二次大 为什么? 还有 滑到低端的时间那次长?答案是第一次 为什么
dorisxu1ii00801 1年前 已收到5个回答 举报

抽空就来 幼苗

共回答了26个问题采纳率:84.6% 举报

好难呀

1年前

2

rpbe 幼苗

共回答了16个问题采纳率:81.3% 举报

第二次在P点的动能大.假设以从斜面上下滑一小段位移S作为研究过程,重力势能减小ΔEp=mgS*sinθ,生热Q=Ff*s=uFN*S,获得动能Ek=ΔEp-Q=mgS*sinθ-μFN*S

因为两次下滑倾角θ相等,所以FN相等,同样滑动S位移获得动能大小取决于μ,而已知从A到B摩擦因数逐渐减小,所以在靠近B的位置滑动同样位移获得动能大,而P点距离顶点A的距离比到顶点B的距离近,第二次中从B开始取BC等于AP长度的一段,这段获得动能就已经大于第一次从A到P获得的动能了,而在第二次C到P点还有一小段位移,能使动能再增加一点,所以第二次在P点的动能大。

第一次滑到低端的时间长。因为μ的关系,使得第一次做初速为零的,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第二次做初速为零的,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但两次的位移相等、到达底端的速度相等(用能量守恒可得)。看下图我用速度-时间图象给你解释。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为保证位移相等,即面积相等,t1只能大于t2。所以第一次滑到低端的时间长

1年前

2

雨渺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70.6% 举报

题在哪?

1年前

1

dtx5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3.3% 举报

真挺难的,连题目都看不到诶

1年前

0

419224763 幼苗

共回答了11个问题采纳率:90.9% 举报

答案见解柝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20 q. 0.03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