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揭阳二模)(一)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是(填:“溶液浓度不准确”、“偏低”、“偏高”、

(2009•揭阳二模)(一)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是(填:“溶液浓度不准确”、“偏低”、“偏高”、“无影响”):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____.
(2)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______.
(3)配制好溶液后,容量瓶未塞好,洒出一些溶液.______.
(4)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______.
(二)(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如小烧杯的质量为32.6g,用“↓”表示在托盘上放砝码,“↑”表示从托盘上取砝码,请用箭头在下表中填空,表示称量过程,并在图1所示的游码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砝码质量/g 50 20 20 10 5
取用砝码情况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图2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
(3)配制0.5mol•L-1NaOH溶液200mL所需的玻璃仪器为______.
abckefg123456789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adsp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88.2% 举报

解题思路:(一)根据cB=
nB
V
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若n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二)(1)用天平称量物体或药品时,首先应从大到小依次加入砝码,最后移动游码;小烧杯的质量为32.6g,所需要的砝码为:20+10,剩下的2.6g可通过移动游码去实现;
(2)根据量筒的构造及图示凹液面所在的刻度读出溶液体积;
(3)实验过程中所需的仪器一般应根据实验步骤,从每一步操作中去确定.

(一)(1)导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B=
nB
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
(2)容量瓶中有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没有影响,所以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变,
故答案为:无影响;
(3)溶液已经配制完成,容量瓶中洒出一些溶液,根据cB=
nB
V可得,不影响溶液的浓度,
故答案为:无影响;
(4)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根据cB=
nB
V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
(二)(1)小烧杯的质量为32.6g,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其质量,先在右盘加入50g砝码,质量过大,表示为:50g↓↑;然后换20g砝码,砝码质量不足,表示为:20g↓;再加20g砝码,20g砝码质量过大,表示为:↓↑;换10g砝码,10g砝码质量不足,表示为:10g↓;再加5g砝码,5g砝码质量过大,拿下5g砝码,表示为:5g↓↑;最后移动游码到2.6g进行调平,在图1所示的游码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为:
故答案为:

砝码质量/g 50 20 20 10 5
取用砝码情况 ↓↑ ↓ ↓↑ ↓ ↓↑
(2)读数时,应取凹液面的最低点,因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则每一小格为0.2 mL,又A为4,则B为3,故图2读数为3.2mL,
故答案为:3.2;
(3)配制0.5mol•L-1NaOH溶液200mL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00mL容量瓶等,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2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2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点评:
本题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试题基础性强,贴近高考,注重灵活性,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该题的难点在于误差分析,根据nB=nBV可得,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B和V怎样的变化.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6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