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德州一模)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

(2014•德州一模)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
化观点的是(  )
A.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B.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冬笋肉丝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FLYBOY99 幼苗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84.6% 举报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的形成.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密度又减少.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因此,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从曲线变化可知,使用农药时不能把全部害虫杀死,表明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考点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农药的使用只是对害虫原有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自然选择.

1年前

9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2.59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