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文中词性变化的意思老师在教古文时常说:“这个是名动,那个是名状.或者是什么意动使动.”请问这些词性活用的标准是什么

语文古文中词性变化的意思
老师在教古文时常说:“这个是名动,那个是名状.或者是什么意动使动.”请问这些词性活用的标准是什么?
比如“数”在古文中作动词,那请问它算不算名动.也就是说你如何把现代汉语中的字区分成各种独一的词性(很多字是由许多词性的)然后再认为它是词性改变?
郑州人保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Itstart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76.5% 举报

所谓的"名动"估计是"名词用做动词"的不规范简称.活用这现象在古汉语中常见,如:雨雪.不是雨和雪,而是下雪,雨就是名词用作动词,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雨都认为是名词,词性固定.所以在偶尔情况下,活用作动词.一般在句子中没有动词谓语,又是两个名词在一起,可以考虑是活用.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一般古汉语书中都有介绍,不赘言了.
现代汉语的词性辨析也是有规律的,如名词不能加副词修饰;形容词可以加副词修饰;动词前可以加"不"否定,名词不能.等等.
跨类词的词性,也是约定俗成的.现代汉语一般认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极个别的,如:人不人,鬼不鬼.国将不国.多是副词"不"修饰名词"国,人,鬼".但不认为是活用.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26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