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商丘二模)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已知SO3的熔点是

(2011•商丘二模)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已知发生装置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s)+H2SO4(80%)Na2SO4+SO2↑+H2O(注:80%H2SO4具有浓硫酸的特性)

(1)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Ⅰ、Ⅱ、Ⅲ处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下图A~D装置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Ⅰ、Ⅱ、Ⅲ处连接的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加热催化剂”与“滴加浓硫酸”的操作,首先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
①原因______.验证方法______.
②原因______.验证方法______.
(4)将足量SO2通入含1.0mol次氯酸的溶液中,有1.204×1024个电子转移,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用25.2g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将反应产生的SO2全部排出,测得装置Ⅲ增重了3.2g,则SO2的转化率为______.
妹妹毁了洋娃娃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浪漫一僧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86.7% 举报

解题思路:(1)二氧化硫的干燥用浓硫酸,当温度低于 16.8℃可以获得三氧化硫的晶体,尾气处理用烧碱溶液;
(2)为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尽可能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加热催化剂再进行滴加浓硫酸操作;
(3)亚硫酸钠变质会生成硫酸钠,根据检验亚硫酸钠中硫酸根是否存在来证明结论;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速率很慢;
(4)SO2通入含1.0mol次氯酸的溶液中,根据转移的电子数来确定两种强酸.

(1)SO2转化成SO3之前必须对二氧化硫进行干燥,可以用浓硫酸,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当温度低于 16.8℃时,三氧化硫以晶体状态存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尾气处理用烧碱溶液吸收,故答案为:B、A、D;
(2)为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三氧化硫,应先加热催化剂再进行滴加浓硫酸操作,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尽可能的参与反应,故答案为:加热催化剂;
(3)影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等,亚硫酸钠变质会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和浓硫酸不反应;此外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速率会很慢,故答案为:Na2SO3变质;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的蒸馏水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亚硫酸钠已变质;硫酸浓度较低;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试样,滴到白纸上,如果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4)SO2通入含1.0mol次氯酸的溶液中,转移的电子为2mol,所以是1molSO2和1mol次氯酸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故答案为:SO2+H2O+HClO═HCl+H2SO4
(5)根据元素守恒Na2SO3~SO2,则25.2gNa2SO3(即0.2mol)会生成二氧化硫0.2mol,装置Ⅲ增重了3.2g,说明剩余的二氧化硫为3.2g(即0.05mol),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0.2mol−0.05mol/0.2mol]×100%=75%,故答案为:75%.

点评:
本题考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以及离子的检验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年前

7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1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