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泰安模拟)小明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

(2014•泰安模拟)小明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迅速冒出气泡.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要保证实验的效果,实验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探究二】
(1)实验过程:
教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2)提出问题: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3)猜想与假设: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还可能存在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写出上述实验探究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4)查找资料:
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资料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碳酸钠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5)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溶液X中的溶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证明溶液中有Na2CO3
证明溶液中既无NaHCO3又无NaOH
(6)实验反思:①根据资料,NaHCO3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于是,同学们猜想: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______(如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如不反应此空不填).②Na2CO3、NaHCO3两种物质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其差异性可用于鉴别、______.
布丁蛋塔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董庆森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探究一】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探究二】
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根据实验结论可以判断实验现象;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钠和水;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确定物质的用途.

【探究一】
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一端浸没水中,手握锥形瓶的外壁,若导管口冒气泡,则气密性良好.
故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一端浸没水中,手握锥形瓶的外壁,若导管口冒气泡则气密性良好.
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有氧气产生;
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化学式分别为CO2、O2
故填:CO2;O2
【探究二】
(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故填:过氧化氢;2H2O2

MnO2
.
2H2O+O2↑.
(5)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取溶液X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溶液中有碳酸钠
取①中反应后上层清液适量,加入酚酞试液 不变色 证明溶液中既无碳酸氢钠又无氢氧化钠(6)①碳酸氢钠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NaOH=Na2CO3+H2O.
故填:NaHCO3+NaOH=Na2CO3+H2O.
②Na2CO3、NaHCO3两种物质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其差异性可用于鉴别、分离或除杂等.
故填:分离或除杂等.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32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