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

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NH4Cl和熟石灰作试剂来制取、收集干燥的NH3,则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______(填装置序号).若要制取、收集干燥的CO2,请选择装置并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______.
(2)若在A的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加NaOH固体,也能制取氨气.请解释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______.
(3)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______装置回收(填代号).

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
待霜亭外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影子鱼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选取反应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选择收集装置;若要制取、收集干燥的CO2,应选择ACE装置,按照制取、除杂、收集的顺序连接实验装置;
(2)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可促进氨气的挥发;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氨气的溶解性判断先通入的气体,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4)碳酸钙样品颗粒如果为纳米级,纳米级的颗粒在胶体范围内,所以根据胶体的性质确定实验方案.

(1)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固体、固体加热型装置,所以应选B为反应装置;生成物中含有水,氨气属于碱性气体,所以应选择碱性物质吸收水蒸气,故选D;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E;若要制取、收集干燥的CO2,应选择ACE装置,按照制取、除杂、收集的顺序连接实验装置,因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应为acdh,
故答案为:BDE;acdh;
(2)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可促进氨气的挥发,另外氨水溶液呈碱性,为弱电解质,加入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使氨的溶解度减小而放出;氢氧化钠吸水,促使氨放出;氢氧化钠电离出的OH-增大了氨水中OH-浓度,促使氨水电离平衡左移,导致氨气放出;
(3)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尾气处理应采用防止倒吸装置,用水吸收即可,应选择b,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能和碱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故答案为:NH3;b;CaCl2+CO2+2NH3+H2O=CaCO3+2NH4Cl;
(4)碳酸钙样品颗粒如果为纳米级,纳米级的颗粒在胶体范围内,所以具有胶体的性质,运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判断;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和水混合形成分散系,用一束光照射,若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是纳米级,否则不是.

点评:
本题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选取反应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选择收集装置.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