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中的一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的疑问

六国论中的一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的疑问
句子“齐人勿附于秦”说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但是本人很有疑问!1.既然是“于秦”是状语被后置,也就是说状语他修饰了一个名词或者形容词,那它到底是修饰哪个,是“附”呢还是“齐人”呢?那到底是怎么样修饰?2.如果说“于秦”是状语,那么“勿”字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勿”字明显是个限制“附”字的副词,不是说谓前为状谓后补吗?“附”既然是谓语,那么“勿”这个副词该怎么理解?
林中燕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hcjtjjgk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1、状语一般修饰或限制动词或者形容词(也有说修饰谓语的),它可以由副词、形容词或者介词结构充当.2、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只是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发生后置.所以我们会称之为介词结构后置.分析的时候你只要注意看这个介词结构前面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就可以了.比如“青,取(动词)之于蓝,而青(形容词)于蓝”,“于蓝”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只要把它们分别还原到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前面就可以了.3、另外,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可以由多个状语去修饰它.你的疑问就出现在这里.在“齐人勿附于秦”这个句子中,“勿”是否定副词作状语修饰“附”,它没有发生后置;“于秦”则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同样修饰“附”,但它发生了倒后置.在还原的时候,你可以说“勿于秦附”(不要对秦国依附),也可以说“于秦勿附”(对秦国不要依附).不过按现代汉语的习惯,一般会把否定副词放在前面(如“不要在教室打球”“不要向他诉苦”),所以取第一种还原的方案.4、虽然从语法的角度来看,可以把这个句子当作介词结构后置,不过我觉得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译为“齐国人不要依附秦国”,这样更简单明了.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9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