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 处于被动、从属地位, 处于主动、主体地位,这 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道分水岭, 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条分界线。主体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 ,我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中,要实施主体性教育。
A.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于是
B.不是而是既也于是
C.是还是不但而且因此
D.是还是虽然也因此
gg树下的gg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浅味斋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C


[前两条线上所填的应是相互搭配的一组关联词语。应填表示选择关系的“是……还是……”。联系下文,选“是”,就是传统教育、应试教育,选“还是”,就是现代教育、素质教育;这样就与下文的“分水岭”分界线”呼应起来了。如填表示并列关系的“不是……而是……”,孤零零地看这两个分句,是能讲通的,但一联系下文的“分水岭”“分界线”,就知道讲不通了:既然已经肯定学生是处于主动、主体地位,那就根本不存在“分水岭”“分界线”的同题了,而下文又明明有“分水岭”“分界线”的说法。所以,不能填“不是……而是……”。第三、四两条线所填的应是相互搭配的一组关联词语。虽然填表示并列关系的“既……也……”也能讲通,但不如填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好。递进复句强调的是“而且”后的分句,这一分句中有“素质教育”,而全段最后也强调“素质教育”,选“不但……而且……”,上下文内容呼应紧凑。此外,前两条线选填“是……还是……”,也就决定了不能选填“既……也……”了。三、四两个分句不含转折关系,不能填“虽然”,“虽然……也……”也不搭配。最后一道线,前后的两个分句有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填“因此”正好能体现这种因果关系,“于是”是表承接的,填在此处不恰当。]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5.35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