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电压那一章的总结 全的

rebeon 1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小弟的qq 幼苗

共回答了11个问题采纳率:81.8% 举报

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 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电流;二是电路是通路(或闭合回路);
3、 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3V; 1V=103mV=106μV;
4、 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对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照明电压是220V;
5、 电压表的连接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压表的正极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负极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0~3V;0~15V),各量程的分度值依次是0.1V,0.5V;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
注意:使用电压表前要先看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读数时,要看清量程,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电磁的正极的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6、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
7、 R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电阻用R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
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2)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电阻率(即材料)越大电阻越大.
9. 温度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
(1)大多数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少数导体(如碳),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某些合金(如锰铜)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较小.
10.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1m㎡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叫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
(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 R2 … 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
1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常见的有硅、锗、砷化镓.
12.三种半导体元件的特点:
(1)压敏元件:受压力后电阻发生较大变化 .
(2)热敏电阻:受热后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的电阻.
(3)光敏电阻: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的电阻.
13.超导现象:
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
超导体:具有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
超导转变温度(超导临界温度):物质电阻变为零时的温度.
14.变阻器
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常见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常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特点:不能准确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可连续改变连入的电阻.
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 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电流;二是电路是通路(或闭合回路);
3、 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3V; 1V=103mV=106μV;
4、 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对人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照明电压是220V;
5、 电压表的连接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压表的正极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负极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0~3V;0~15V),各量程的分度值依次是0.1V,0.5V;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
注意:使用电压表前要先看清电压表的量程,和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读数时,要看清量程,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等;电磁的正极的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6、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
7、 R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电阻用R表示;其单位是欧姆(Ω);
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2)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电阻率(即材料)越大电阻越大.
9. 温度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
(1)大多数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少数导体(如碳),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某些合金(如锰铜)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较小.
10.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1m㎡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叫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4)测量:伏安法(电压表和电流表).
(5)等效电阻: 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nr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若各并联导体的电阻均为r,则1/R=n/R即得:R=r/n
1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常见的有硅、锗、砷化镓.
12.三种半导体元件的特点:
(1)压敏元件:受压力后电阻发生较大变化 .
(2)热敏电阻:受热后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小的电阻.
(3)光敏电阻: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的电阻.
13.超导现象:
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
超导体:具有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
超导转变温度(超导临界温度):物质电阻变为零时的温度.
14.变阻器
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器;常见的变阻器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常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特点:不能准确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但可连续改变连入的电阻.

1年前

6

abcd123456789 幼苗

共回答了4个问题 举报

十一 了解电路
[学情分析] 在上学期对电学的学习中,学生对电学的灵活比较难以适应,觉得比较没有系统性,故在复习中应掌握在框架上让学生有较好的理解,让学生站在较高的高度上,理清电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灵活应用在解题上。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及其原因
2、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3、知道电路...

1年前

2

丰流 幼苗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举报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8 q. 1.59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