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丹阳市二模)乙硫醇俗称煤气的“报警器”,煤气泄漏时它的臭味可使人们警觉,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爆炸、中毒等事

(2011•丹阳市二模)乙硫醇俗称煤气的“报警器”,煤气泄漏时它的臭味可使人们警觉,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爆炸、中毒等事故.某校兴趣小组对乙硫醇作了探究.
【提出问题】乙硫醇能燃烧吗?假如能,那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1.乙硫醇(C2H6S),无色液体,有强烈的蒜气味,具有可燃性.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三氧化硫(SO3)在常温(250C)下是液态,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你认为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进行实验】甲同学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现象与结论】
①装置中观察到______,证明有H2O;
②组合A装置中观察到______,证明有SO2
③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观察到______,证明有CO2
【实验反思】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硫元素也有可能转化为三氧化硫.乙同学根据三氧化硫的性质提出:在______(填装置数字序号)之间添加右图装置就可以判断有无三氧化硫生成.经实验证明无三氧化硫生成.
(3)写出乙硫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6S+9O2
点燃
.
2SO2↑+4CO2↑+6H2O
2C2H6S+9O2
点燃
.
2SO2↑+4CO2↑+6H2O
胡桃林影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nanhanwang 幼苗

共回答了18个问题采纳率:83.3% 举报

解题思路:【提出猜想】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对比猜想中各物质的组成元素,可推断出猜想所依据的是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现象与结论】①白色固体硫酸铜固体遇水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可检验混合物中的水;
②二氧化硫气体能使KMnO4溶液褪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硫气体;
③组合②B装置盛放的浓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硫,若观察到C装置中KMnO4溶液不褪色,可说明通入澄清石灰水的气体中不含有同样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硫气体,以确定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实验反思】(1)装置顺序更换后,通过溶液的气体中会混H2O,影响了硫酸铜对原混合物中水的检验;
(2)根据资料“三氧化硫(SO3)在常温(250C)下是液态”,可采取对混合气体在处理水后进行降温,观察是否有液体出现,以检验三氧化硫;
(3)根据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完成乙硫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提出猜想】乙硫醚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因此猜想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的猜想;
【现象与结论】①利用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色的性质,观察到白色固体硫酸铜固体变成蓝色,可说明混合物中含有水;
②利用KMnO4溶液吸收二氧化硫褪色,观察到A瓶内溶液褪色可说明混合物中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③由于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会影响对二氧化碳的检验,因此让气体先通过浓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吸收,并再次使用C瓶内的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后,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因此除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外,还要注意到组合②C装置中观察到KMnO4溶液不褪色,这样才能说明混合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1)装置互换后,混合气体通过高锰酸钾稀溶液时会含有水,则无法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2O;
(2)混合物中的水若遇冷也变成液体,影响对三氧化硫的检验,因此该装置应放在检验水存在的装置①之后;若该装置放在气体通过溶液后进行检验,通过溶液的气体中混入的水又将影响三氧化硫的检验,因此该装置应放在进行二氧化硫检验时所使用的装置②之前;
(3)乙硫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6S+9O2

点燃
.
2SO2↑+4CO2↑+6H2O.
故答案为:
【提出猜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现象与结论】①白色固体变成蓝色;②KMnO4溶液褪色;③组合②C装置中观察到KMnO4溶液不褪色;
【实验反思】(1)H2O;(2)①和②;(3)2C2H6S+9O2

点燃
.
2SO2↑+4CO2↑+6H2O.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根据装置中各部分装置内所盛放的药品,推断该部分装置的作用,从而掌握整个装置的操作方法,这是正确解答问题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23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