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中用______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便于______.如果有4㎜厚
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小明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这一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_____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之外,还必须比较______.
(4)某同学用跳棋子做实验时发现跳棋子在玻璃中成像不清晰,你能使玻璃中的像变清晰吗?______.
yunxiao91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wdrtbhuikl 花朵

共回答了15个问题采纳率:93.3% 举报

解题思路:(1)①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确定像的位置的方法是思维的难点,利用玻璃板的透光性和反光性来突破这一难点;
②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
(2)物理实验中规律的得出要注意两点:一是器材或数据选择尽量避免特殊性;二是所测数据要多次从而避免偶然性.
(3)实验时用另一只等大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4)跳棋本身不发光,且又在玻璃板上成虚像,所以就更不清楚了.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可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测量物距和像距.
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2)这位同学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这种做法不恰当,因为一次就得出结论,偶然性较大,应该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通过多次测量数据,避免实验结论出现偶然性.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外,还必须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4)根据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用手电筒照跳棋,那此时成的像也会清晰了.
故答案为:(1)玻璃板;准确确定像的位置;2;
(2)不恰当;一次就得出结论,偶然性较大;
(3)物与像的大小;
(4)用手电筒照跳棋.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1.19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