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
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 骤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__.
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______.
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______.
美红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飞天神吼 幼苗

共回答了14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2)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解答;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即使加热木炭达到着火点,木炭也不会燃烧.所以必须加入氧气才能燃烧.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根据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的作用:防止澄清石灰水直接倒吸入平行玻璃管.

(1)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铁丝、红磷、面粉;可燃物的燃烧达到条件,即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故答案为:③④⑤;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把导气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集气瓶,看是否有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点燃酒精灯,加热木炭使木炭燃烧.因没有氧气木炭不燃烧,所以要通入氧气.通入氧气前要熄灭酒精灯,使仪器恢复常温,以防试管炸裂.只通入氧气石灰水未浑浊,说明燃烧还要达到着火点,所以点燃酒精灯加热并继续通入氧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
故答案为:步骤:操作:①点燃酒精灯; ②无;
③通入氧气/打开活塞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说明燃烧还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
(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试管炸裂;故答案为:试管炸裂;
②如果氧气不充足,就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化学方程式:2CO+O2

点燃
.
2CO2;故答案为:2CO+O2

点燃
.
2CO2
③木炭燃烧过防止温度降低时试管内压强变小,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答案为:防止温度降低时澄清石灰水倒吸进入玻璃管引起炸裂;

点评:
本题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以试验探究的形式验证了燃烧的条件,以及试验过程中的防止试管炸裂和有害气体的处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1.55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