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
(1)甲图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______,四季最分明的是______,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______.
(2)乙图中,A、B两曲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
A______,B______.
(3)简述今天①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
(4)如图已绘出盐城地区某日上午10时的杆影示意图,请在图中绘出当日14时的杆影示意图.
观自在傻了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linghuqi 幼苗

共回答了27个问题采纳率:92.6%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各节气的正午太阳高度,来判读四地的纬度高低,从而能够得出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变化大的地区.
(2)根据乙图的夏至和冬至的昼长变化来判断是什么纬度,再对应甲图的太阳高度就可得出结论.
(4)中午12时太阳直射点最高,而在上午10时和下午14时太阳高度是对应相等的.

(1)在甲图中,春分日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的一定在赤道上,因此②在赤道上;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的一定在北回归线上,因此③在北回归线上;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0的,肯定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因此④点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在春分日①点的太阳高度大约是45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①点的纬度是45度,并且是南纬45度.因此自转线速度在赤道上最大,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四季分明的在温带,纬度高低排序是④①③②.
(2)A线冬至日昼长是24小时即出现了极昼现象,因此是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符合④地.B线是全年都是昼夜平分,因此是在赤道上,所以是②地.
(4)太阳高度是以正午12点为中心轴对称分布的,在10点和14点与中午12点相隔时间一样,所以两者额真给太阳高度一样,只是影子方向发生了变化,有西北向东北,太阳东升西落.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②④①④①③②
(2)④②
(4)(方向东北;长度圆圈上,与10时等长)

点评:
本题考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考点点评: 本小题的阶梯方法是在会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来判断纬度,属于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需要很好的理解正午太阳高度.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892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