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南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

(2012•江南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的物体.
( l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方便______.
( 2 )点燃 A 蜡烛,小心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 A、B 两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
花飞花尽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岚帝使者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89.5% 举报

解题思路:(1)①成像的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
②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成像物体的像和镜后和像对比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
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故答案为:较暗;确定像的位置.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完全重合;相等;垂直;相等.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对于实验题的考查,要从实验目的、器材的选择、操作步骤、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对于实验故障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总结等方面进行梳理.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9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