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地带性与地带性是什么

微风飘过007 1年前 已收到3个回答 举报

sdlz1232000 幼苗

共回答了25个问题采纳率:84% 举报

地带性指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与地带性对应,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不按或偏离地带性规律的特性,或仅指不呈带状分布的地方性差异.
详见百度百科“地带性”、“非地带性”.
(一)地带性因素
太阳辐射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气候主要受纬度因素制约,水文、植物、土壤等的分布也都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都呈带状分布.所以气候、水文、植物和土壤等,称为地带性因素.地带性规律就是受地带性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其中气候是地带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二)非地带性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海陆分布、地形、岩石等,它们的分布与太阳辐射能没有联系或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受内力因素、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其分布不成带状.所以海陆分布、地形和岩石等,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是非地带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两者是有联系的.例如,地形隆起对地带性因素有一定干扰作用,海南岛自然地理景观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地域差异而引起的,而水分的地域差别就是由于非地带性因素——地形隆起影响.岩石属于非地带性因素,但岩石风化过程以及形成的松散风化壳的分布,又受到地带性因素影响.由此看来,自然环境受带性和非地带因素影响.自然环境特征是由这两组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三)非地带性现象
自然现象并不都是由地带性规律支配,并非所有自然现象都呈带状分布.例如,湖泊、沼泽等的分布就不是带状的,它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凡是有局部洼地,即可积水成湖;局部洼地、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就可以形成沼泽和沼泽土.平原地区有湖沼,山地区域也有湖沼分布;低纬度地区有湖沼,高纬度地区也有湖沼.所以湖泊、沼泽和沼泽土等的分布,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当然,湖泊、沼泽的形成与气候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例如气温低、蒸发量小,更加有利于沼泽的产生.

1年前

9

xnssv 幼苗

共回答了4个问题 举报

不晓得你用的哪个版本的教材。。。
地带性就是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包括经度地带性(湘教版叫作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湘教版叫作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湘教版叫作垂直分异规律)。
与地带性相对的就是非地带性(湘教版叫作地方性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是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纬度地带性是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延...

1年前

1

suan1230 幼苗

共回答了1个问题 举报

非地带性,无法通过一般规律解释的,好比说马达加斯加和秘鲁的气温分布规律,就不能按一般的地带性来分析,而要从地形,洋流,等等。
地带性,按照分布规律和自然形成的,可以推理出来的,比方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等等,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都是地理名词,不同版本有不同解释。...

1年前

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9 q. 0.84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