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总质量近3.8吨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a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

2013年12月2日,总质量近3.8吨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a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器落月后,15日与“玉兔号”巡视器成功分离.

(1)如图a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嫦娥三号”腾空的过程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有: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嫦娥三号”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圆轨道,飞行4天后,从环月圆轨道变轨至椭圆轨道(如图b),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它的机械能______,势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嫦娥三号”着陆器抵月留下深深的“足迹”如图c所示,“嫦娥三号”四个腿都设计成了“大脚丫”目的是______.
(4)“玉兔”抵月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d),“倩影”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
(5)从地球到月球,“嫦娥三号”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玉兔号”巡视器俗称月球车.月球车为什么不使用减震性能更好的充气橡胶轮胎?(请说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188whoami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家穷人丑没文化 幼苗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95.2%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分析这一问题;
(2)判断物体动能、势能、机械能大小变化时,从它们的影响因素考虑;
(3)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4)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无关;
(6)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分析.

(1)火箭点火向下喷出气体,火箭向上运动,是因为气体也给火箭一个向上的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嫦娥三号”从远地点运动到近地点的过程中,和地球的相对高度不断降低,势能不断减小;
卫星在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作用,机械能守恒;
(3)玉兔号的重力是一定的,“大脚丫”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4):“倩影”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5)质量与位置无关,从地球到月球,“嫦娥三号”的质量不变;
(6)原因之一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充气轮胎容易爆裂;原因之二是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也会造成轮胎爆裂.
故答案为:(1)相互;运动状态;(2)不变;减小;(3)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4)直线传播;(5)不变;(6)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

点评:
本题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质量及其特性;力的作用效果;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考点点评: 以火箭发射为背景考查了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

1年前

5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21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