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霉素培养基的作用是什么?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在上面的表现有何不同

lechat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我是小8婆 幼苗

共回答了19个问题采纳率:94.7% 举报

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多年来围绕拟南芥的相关研究很多,尤其是对于拟南芥转基因研究非常热门,相关的论文也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拟南芥是一种模式植物,基因组小,克隆其基因比较简单.
  2 种植方便,条件易得.
3 拟南芥是自花传粉植物,这样既很容易进行遗传分析.
4 方法简单,不同于传统的植物转基因,不需要植物组织培养阶段,对于实验操作的要求不是很高.
当前拟南芥转基因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载体法),区别主要是转化的方法不同,有抽真空,花序浸染和喷雾法使用最为广泛.
1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基本流程编辑
农杆菌(目标载体)液的制备↘
拟南芥种植→花期(侵染)→共培养→收种→验证
2农杆菌制备编辑
1)从-80℃冰箱中取出lml农杆菌.
2)LB培养基中添加50mg/L的卡那霉素(Kan)和100mg/L的利福平(Rif).
3)把lml农杆菌加入到含有Kan和Rif抗生素的LB培养基中,28℃振荡10h.
4)拟南芥转基因浸润液采用的是1/2MS,加蔗糖50g/L,PH值调至5.7.然后在15p压力下蒸汽灭菌15min,灭菌结束,冷却后保存于4℃,以待转基因使用.
3转化编辑
抽真空/花序浸染/喷雾法
其中抽真空法转化效率最高,但是步骤麻烦,而且要将拟南芥倒置浸染到菌液中,操作不方便.喷雾法相比来说简便易行,而且进行重复浸染,可以提高转化效率.
4验证编辑
1.种子筛选,将收到的种子种植于含有筛选剂(卡那霉素/潮霉素等)的培养基上,筛选出抗性幼苗.
2.PCR,提取拟南芥基因组,进行PCR扩增,核酸电泳观察有无目的基因.

1年前

2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096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