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或“B”或“C

各种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或“B”或“C”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1)硬度:石墨______金刚石;
(2)酸碱度:雨水______海水;
(3)含碳量:不锈钢______生铁;
(4)20℃时分别将100g和200g饱和盐水恒温蒸发10g水后,析出晶体分别为ag和bg,a______b;
(5)金属活动性:Zn______Fe
(6)原子半径:Na______H
(7)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______食盐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
(8)武德合金的熔点______这种合金的成分金属之一铅的熔点.
oicq7a1id3b2f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飞鸟前行 幼苗

共回答了12个问题采纳率:83.3%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石墨与金刚石的硬度考虑;(2)根据雨水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考虑;(3)根据含碳量考虑;(4)根据蒸发水析出晶体与什么量有关考虑;(5)根据活动性顺序表考虑;(6)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考虑;(7)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放热情况考虑;(8)根据合金与组成金属的区别考虑.

(1)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所以选B;
(2)雨水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显酸性,海水中主要的盐是氯化钠,所以接近中性,所以选B;
(3)不锈钢属于钢含碳量为0.03%--2%,生铁含碳量为2%--4.3%,所以选B;
(4)蒸发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只与蒸发水的量有关,所以析出晶体相等,所以选C;
(5)根据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锌排在铁的前面,所以选A;
(6)原子半径的大小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以及核电荷数共同决定.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最外层电子数增多而减小.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或者也可以说根据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大.由于钠和氢属于同一主族,钠的核电荷数是11,氢的核电荷数是1,所以钠的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
(7)硝酸铵溶于吸收热量,所以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所以选B;
(8)合金要比它的组成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大,所以选B.
故答案为;(1)B;(2)B;(3)B;(4)C;(5)A;(6)A;(7)B;(8)B.

点评:
本题考点: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

考点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碳单质的硬度,雨水的酸碱性,生铁和钢的含碳量;析出晶体与蒸发水的关系,物质溶于水的吸热放热情况,合金的特点.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7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