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浮槎山水记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浮槎山水记
欧阳修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阇山,或曰浮巢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茶经》,爱陆羽善言水。后得张又新《水记》,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经》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羽之说。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浮槎山与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而又新所记,以龙池为第十,浮槎之水弃而不录,以此知其所失多矣。羽则不然,其论曰:“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
  浮槎之水,发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予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水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水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李侯折节好学,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所至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见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凡物未必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予为志其事,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庐陵欧阳修记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刘伯刍、李季卿所 水次第——列:列举。
B.然后 以羽为知水者——益:更加。
C.至于荫长松, 丰草——藉:凭借。
D.今李侯生长富贵, 于耳目——厌:满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李侯 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②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①因以 水遗余于京师② 孰能讥之乎
C.①亦其理与势之 欤②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①饮之 甘,乃考图记②后世之谬其传 莫能名者
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浮槎之水水质“优异”的一项是( )
①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②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
③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④浮槎之水,发、自李侯
⑤饮之而甘,乃考图记
⑥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浮槎山的地理位置、名称及其来由,并附以佛教、道教之说,给浮槎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B.陆羽在论水的品质时,认为山中泉水是上品,而山泉之中又以乳泉和石池之中清流四溢的泉水为最好。
C.作者认为李侯是一个贤士,是因为李侯在登浮槎山时发现上等的山泉后,送至京师给自己饮用,可谓情真意切。
D.文章既写浮槎山水之美,又写李侯游赏之乐;既笑张又新的狂妄多失,又赞陆羽的善言水,行文开合有度。
cak1314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_sala_ 幼苗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90% 举报

1.C
2.D
3.B
4.C

1年前

3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9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