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习题加答案.我们下周二就要考试了,

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习题加答案.我们下周二就要考试了,
对啊,我是怀文初二的,404班的!
www4762653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Navigator_Of_CV6 春芽

共回答了13个问题采纳率:100% 举报

课文理解
1.阅读课文,理出作者想像中三天的主要活动,然后填表.
第一天
白天: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回忆这一天
第二天
白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夜晚:看戏
第三天
白天:游览纽约,看日常世界,关注他人生活
夜晚:看喜剧
2.盲聋人对外界世界往往感知甚少,但看海伦·凯勒笔下的外部世界却那么丰富多彩,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作者刻苦阅读,广泛涉猎,并发挥自己丰富想像的结果.
3.你认为海伦·凯勒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答:提供几种参考答案:(1)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2)对人类的友善情感;(3)对困难的坚定信念.
4.课文中有许多警句,摘录两三句,并选择一句说说你所受的启发.

语段精读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有关问题.
就这么着,在我看见东西的第二天,我要设法通过艺术去探索人类的灵魂.我从手的触摸里了解的东西,现在可以用眼睛来看了.整个宏伟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敞开,从带有宁静的宗教虔诚的意大利原始艺术一直到具有狂热想像的现代派艺术.我要细细观察拉斐尔、列奥纳多·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也想让眼睛享受一下委罗涅塞艳丽的色彩,研究一下艾尔·格里柯的奥秘,并从柯罗的风景画里捕捉到新的想像.啊,这么多世纪以来的艺术为你们有视力的人提供了如此绚丽的美和如此深广的意义!
凭着对这艺术圣殿的短暂访问,我将无法把那向你们敞开的伟大艺术世界每个细部都看清楚,我只能得到一个表面的印象.艺术家们告诉我,任何人如果想正确地和深刻地评价艺术,就必须训练自己的眼睛,他得从品评线条、构图、形式和色彩的经验中去学习.如果我的眼睛管用的话,我将会多么愉快地去着手这件令人心醉的研究工作!然而有人告诉我,对明的世界.
1.如何理解“我要设法通过艺术去探索人类的灵魂”这句话?
答:即试图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人类灿烂的文明,了解人类的精神风貌.
2.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对美术作品的着迷?
答:连用“细细观察”“让眼睛享受”“捕捉”等词语写她着迷的程度.
3.为什么说要正确而深刻的评价艺术,就必须训练自己的眼睛?
答:因为要想“正确地和深刻地评价艺术”,“得从品评线条、构图、形式和色彩的经验中去学习”.
4.从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及对人类文明的赞叹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把划线的两个句子联系起来品读,说说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里有善意的批评,也有真诚的规劝.作者提醒世人,要意识到有健全的五官和四肢的可贵,要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充实地生活.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有关问题.
我漫游到第五大街,让视野从聚精会神的注视里解放出来,以便不去留意特殊的事物而只看一看那瞬息万变的色彩.我相信那穿流在人群中的妇女装束的色彩,肯定是我永看不厌的灿烂奇观.不过,假如我的眼睛管用的话,或许我也会像大多数妇女一样,过多地注重个别的服装的风格和剪裁式样而忽略成群的色彩的壮美.我还确信我会变成一个在橱窗前溜达的常客,看着那多姿多彩、五光十色的陈列品,一定感到赏心悦目.
我从第五大街开始游览整个城市——我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通过对外国居民的访问,我作了一次不离本土的异国旅行.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以便能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人和物的憧憬,我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力求捕捉和把握所目击的每一件事物.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
1.“我相信那穿流在人群中的妇女装束的色彩,肯定是我永看不厌的灿烂奇观.”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热爱生活,追求美.
2.第二段文字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答:引出解释说明.
3.“不离本土的异国旅行”是什么意思?
答:对外国居民的访问.
4. 作者对欢乐和悲哀持怎样的态度? (引用原文回答)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人格?
答:“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表达了她对世人的博爱襟怀.
四、延伸训练
(一)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有下列一段文字: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是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主题.
答:这一段话说明了写作本文的意图:规劝人们要像明天就会变成盲人一样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器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一个幸福、充实的人.
2.读了本段文字后,你有怎样的感想?

我也是怀文的,402,不知这答案能否帮助到你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3.323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