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内心结构和外心结构的区别

赵春磊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01524114 幼苗

共回答了30个问题采纳率:70% 举报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句法结构有两种,一种叫做“向心结构”(又称“内心结构”endocentric leonard bloomfild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一种叫做“离心结构”(又称“外心结构”exocentric 同上).所谓“向心结构”的定义“它与所有成分或成分之一属于同一个形式类”(即整个结构与所有的成分或成分之一性质相同),我们可以理解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摘要)》之中的“并列结构”、“定中结构”、“状中结构”、“中宾结构”、“中补结构”;而“离心结构”的定义是“它与任何一个成分都不属于同一个形式类”(即整个结构与所有的成分的性质都不相同),我们也可以理解它为相当于《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摘要)》之中的“主谓结构”.
无庸讳言,两位先生都曾明确地表示过,他们都借鉴了“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层次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ic)”)理论;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法”的一些合理有用的成果.即在对句子进行“层次分析”之时,又注意了“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譬如概括出了“主谓关系”、“述宾关系”、“述补关系”、“定中关系”、“状中关系”、“并列关系”等“语言结构方式”.尤其,还照顾到了,那原来“传统语法”之中,还有什么“宾语、补语是句子连带成分”,一定要有别于“定语、状语是句子附加成分”的传统理论.于是,便煞费苦心地为“宾语、补语”有着落,特创立了一个新句子成分“述语”.并且又形成了新的一组句法结构“述宾结构”与“述补结构”;“述宾结构”用以区别习惯中的“谓宾结构”、“述补结构”,用以区别“谓补结构”.如果此举能使自己的“语法系统”前后统一,不发生抵牾,能自成体系,也不失为一种“语法系统”.可是如以上框式分析所见,朱、张两先生的语法理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发生了自相矛盾无法统一的困难.我们说,并不是只有此例,只要是“状+中(动)+补(+宾)”的“动词短语”,或“状+中(形)+补”的“形容词短语”等所谓的“同义异构体”,有关“述语”理论,都会遇见我们以上所分析出来的那种不可克服的困难,而令其处于两难境地.
如,“刚刚拿出来一本书”、“渐渐清醒过来”的框式图解之中所见:
a、 刚 刚 拿 出 来 一 本 书 ; 渐 渐 清 醒 过 来
| 述 语 | | 宾 语 | | 述语 | |补语|
| 述语 || 补语| Δ| 状语| |中心语|
Δ|状语||中心语|
b、 刚 刚 拿 出 来 一 本 书 ; 渐 渐 清 醒 过 来
| 述 语 | | 宾 语 | | 状语 || 中 心 语 |
|状语| | 中心语 | ⊙|述语| |补语|
⊙ |述语||补语|
从这些实例中可见,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是无法折中的.即在继承传统语法理论之时,一定要有一个度.比如语法分析既要注重语言的结构功能,也要重视语言的意义,这是大家所见相同的,应该继承传统语法这一成果的.但是如果过于执着迁就“传统语法理论”,就会陷于尴尬境地了.我们参照以上所引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的有关的理论,不禁要向先生请教,您那个“述宾结构”、“述补结构”是属于“向心结构”还是“离心结构”呢?显然,象例句中“一定上好每堂课”、“刚刚拿出来一本书”、“渐渐清醒过来”等,这种结构,无论如何不能属于“离心结构”,因为,它们都不是“主谓结构”.那么它们似乎只能是“向心结构”了,因为它们基本上符合于那“它与所有成分或成分之一属于同一个形式类”的定义.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所谓的“述宾结构”之中的“述语”是结构的“心”呢?还是那个“宾语”是“心”呢?非常明显,常识告诉我们只有那个“述语”是“心”了,“宾语”与“补语”应该向“心”“述语”递归的.我们理解所谓“心”就是”“中心语”,我们不明白为什么有现成的“中心语”的路不走,偏要迂回走那条“述语”的弯路呢?再三思考,觉得先生似乎是在为那“传统语法”之中的“句子连带成分”“宾语、补语”等找一个落脚的地方,以示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的传承有序吧!可是事实上,我们谁也帮不了那蹩脚的“暂拟系统”等传统语法理论的大忙,否则就只会越帮越忙,反而把自己也陷于两难的境地了.
所以我们认为,大可不必再重新创建一个什么“述语”成分,而沿用那现成的“中心语”就顺顺当当了,何必自己给自己徒增苦恼和困难呢!事实上先生们一直强调语法要科学合理、又要简明适用,那为何还要增加一个也同样是那么蹩脚的“述语”呢!由此还又徒增了一组什么“述宾结构”、“述补结构”,语法概念愈搞愈多,岂不给那些学习语法的人雪上加霜吗?因为除了有“动词中心语”(可以带状语),还要有什么“动词述语”(可以带宾语、补语);除了要有“形容词中心语”(可以带状语),还要有什么“形容词述语”(可以带补语).真有一点叠床架屋的感觉了……更何况还有以上我们分析的那无法解决的自相矛盾的困难呢!我们还记得张志公先生曾经明确表示过,他自己一定不在《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摘要)》之外,另搞一套了的承诺,那时我们有多么兴奋呀.

1年前

8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237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