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连云港)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

(2013•连云港)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测得:①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______(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姐同学用改进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 b以外,溶液的颜色有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成Cu;
②固体是红色的,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是否会影响水测定结果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是Cu2O 和Cu; 猜想②是______
【拓展猜想】丁同学想利用改进后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______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______成立(填①或②).
kinghyf38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各方股份 春芽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94.1% 举报

解题思路:锌能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不影响对水的测定结果;
玻璃管的质量,反应前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都已经称量,如果再知道生成水的质量,就可以确定红色固体a的成分;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确定红色固体a的成分.

【设计方案】
锌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填:Zn+H2SO4═ZnSO4+H2↑.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
故填:吸收水.
【实验探究】
用此数据算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氢元素的质量是1.82g-1.6g=0.22g,则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0.22g:1.6g=11:80,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6×1)=1:8.
故填:11:80;1:8.
【分析交流】
因为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了干燥管,影响了结果,所以应该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这样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中.
故填: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
【分析交流】
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不影响水测定结果,因为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和固体的成分无关.
故填:不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②应该是氧化亚铜.
故填:Cu2O.
【拓展猜想】
因为完全反应后铜的质量通过称量可以计算出来,如果知道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反应生成铜的质量,再和通过称量计算出的铜的质量比较,就可以确定固体的组成,因此还需要称量反应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质量.
故填:反应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
【定量分析】
设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则完全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2O+H2SO4=CuSO4+Cu+H2O
144 64
3.6g X
[144/64]=[3.6g/X]
X=1.6g,
与得到的红色固体2g不符,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和铜.
故填:①.

点评:
本题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考点点评: 通过计算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这是近年来常考的内容之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仔细领会、全面掌握.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7 q. 0.274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