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实验小组用如下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用钩码

(9分)实验小组用如下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中M应远大于m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用a-1/M图像
(2)实验小组测出若干组F-a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为如图乙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像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片太薄,且小车质量较大
B.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片太薄,以及钩码的质量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片太厚,且钩码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片太厚,且小车的质量较大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图丙为某次试验中打出的纸袋,打电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加速度a=______m/s 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9929yf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天龙之君 幼苗

共回答了11个问题采纳率:90.9% 举报

解题思路:

(1)摩擦力平衡过后,在不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从新平衡,所以A错误;实验时应先释接通电源后放小车,所以B错误;为使绳上拉力近视等于mg,应使M应远大于m,故C正确;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为获得线性图像,应用a1/M图像,所以D正确;(2)由乙图知,图像与F正半轴相交,是因为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的不够,图像弯曲是因为M不再远大于m,即砝码的质量较大,所以B正确;A. C. D错误;(3)由图知,设第一段数据为x1BC间为x2,根据逐差法,其中t=0.1s,代入解得a=0.79m/s2

(1) CD    (2) B    (3)a=0.79m/s 2  



<>

1年前

10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