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中学初一(1)班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育人中学初一(1)班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a)如图①,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b)如图②,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CD=BC,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间题:
(1)方案(a)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2)方案(b)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eric_lu22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lilyshan2003 花朵

共回答了21个问题采纳率:90.5%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DC=AC,∠ACB=∠DCE,EC=BC得出△ACB≌△DCE即可得出ED=AB,即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2)根据∠ABC=∠CDE=90°,BC=CD,∠ACB=∠DCE得出△ACB≌△EDC,即可得出DE=AB,求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1)可行,


DC=AC
∠ACB=∠
EC=BCDCE,
∴△ACB≌△DCE(SAS),
∴ED=AB,
∴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2)可行,
由已知,得:

∠ABC=∠CDE=90°
BC=CD
∠ACB=∠DCE,
∴△ACB≌△EDC(ASA),
∴DE=AB,
∴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点评:
本题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考点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已知熟练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年前

6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320 s. - webmaster@yulu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