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用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
(2)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实验中要求蜡烛1和蜡烛2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4)移去蜡烛2,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 (填“实”或“虚”)像.
(5)在进行交流时,晓兰同学说她们的一组,在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1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2,都无法与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正宗清酒 1年前 已收到1个回答 举报

天龙江湖 幼苗

共回答了17个问题采纳率:82.4% 举报

解题思路:(1)根据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而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一特点分析;
(2)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就是为了证明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然后可得出结论.
(3)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可以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而光屏只能接受实像,不能接受虚像.
(5)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它们距离相等,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物与像到镜面距离相等,即目的是为了探究 ①.
(3)两只蜡烛大小完全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实验要求两蜡烛要完全相同;即目的是为了探究②;
(4)光屏只能接受实像,不能接受虚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光屏上不能显示蜡烛的像.
(5)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1)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①;(3)②;(4)不能;虚;(5)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点评:
本题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考点点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做题过程中注意积累.

1年前

1
可能相似的问题
Copyright © 2024 YULUCN.COM - 雨露学习互助 - 16 q. 0.037 s. - webmaster@yulucn.com